返回

上海繁华

首页

第44章 幺蛾子

上明确表示过,他们自己有品牌,也有成系列的包装设计,暂时不会考虑,当场就委婉而坚决的拒绝了。现在这种困境下,王一元当然不会再去碰这个钉子。

老谢给了王一元几个葡萄合作社负责人的联系方式。王一元一一分别打过电话,又一家一家跑去拜访。

在朱家村的葡萄合作社,负责人朱援朝经理说道,可能还有一个情况,你们可能不太了解。是这样,现在村里的葡萄地都承包给了个人。而其中,又有很多村民因为吃不了干活的苦头,或者是有更赚钱的门路,他们之中又有很多人转包,当起了甩手掌柜。到现在,这些葡萄地基本都落在了外地人手里。

王一元点点头,也表示理解。他问道,这些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的啊?

问题就在这里。朱经理分析道,你想啊,一般土地承包只签有一年的时间,按照上海的发展,一年就大变样。这些葡萄地也一样,来年就要可能涨价才能续签。而这些外地人,本来就是小打小闹,他们只不过是想要借助马陆这个有名的大牌子来赚钱而已。现在又因为土地资源的不确定性,他们这些外地人是不会有长期投入的,那自然就更不会买你们的包装盒子,去搞什么品牌营销了。

老朱说道,另外,和葡萄上市的时间也有关系。现在马陆这边的葡萄,除了很少的一部分有冷藏外,其它基本都集中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大量上市。你们的这个包装盒,一次装那么几斤的量,哪能装的?装好了又怎么存放?放时间久了葡萄会腐烂的,纸包装不来事的。

希望仿佛在一点点破裂和粉碎,但王一元还是硬着头皮坚持往下走。这是下午的最后一家,红星村五组。村民小组长,叫老金。

王一元到到时候,注意到老金身边还站有一个年轻人,但是老金却没有介绍。他热情地接待了王一元。大家坐下喝茶。老金一边对王一元说道,小王,你的情况谢教授都和我说过了,我特意在这里等你的。他接着说道,下来我们马陆农村两天,说说怎么样?

马陆地方倒是蛮好的,花明水秀的。只是我们的这个包装盒,看起来情况不太好。王一元实话实说道。

老金说道,你们也辛苦了,先喝一口茶水。我也给你讲讲我们这个马陆葡萄的一些历史。

要说马陆葡萄,就一定绕不开老单,他也是上海马陆葡萄创始人。这个老单,不简单的,他穷极一生钻研马陆葡萄,曾经也经历过大起大落。还是在1981年春季,这个来自山东的果树技术员在马陆种下第一枝巨峰葡萄藤,从而开始了一棵葡萄的传奇故事。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