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让我试试
的,他是真没见过。
“我要没猜错,你根本不是朙军的人吧?”亦卜剌紧接着就道。
“将军明鉴,在下乃中原武林人士。”孙亦谐见对方自己把话说到这儿了,便赶紧顺坡下,“今日只是被奸人陷害,误闯了将军大营,这才冒犯了虎威。”
“奸人?”亦卜剌想了想,“你是说……跟你一起被发现,然后成功逃走的那个?”
“不错。”孙哥编这瞎话时,那叫一个两眼放光,咬牙切齿,“此人名叫黄东来,平日里与我称兄道弟,我也以诚相待,不料这厮其实暗藏祸心,一直想要除我而后快……今日他以到关外寻宝为由,将我诓骗至此,然后自己靠轻功跑了……他这是想借将军的刀杀人啊!”
亦卜剌这人外表鲁莽,实则粗中有细,他静静听孙亦谐把这段话说完,期间非常仔细地察言观色,然后他就感觉吧……眼前这小子讲得情真意切,一点都不像撒谎。
而且,他还有另一个依据,那就是……
“对了,将军。”孙亦谐这时便准备挑唆对方自己把那个依据说出来,“您……是怎么看出我并非朙军细作的?”
“呵……”亦卜剌轻笑道,“那还不简单,当兵的谁不知道,咱们元朙二军,素来只有‘俘虏’,而没有‘降将’,也就你这什么都不懂的外人,才会对我说出‘追随左右、任凭差遣’这种话。”
此处亦卜剌所言,是基于这个时代元朙双方交战时的一种“默认规则”,即“反正大家都不会彻底信任一个来自外族的降将,所以干脆大家都不要用抓来的降将,如果抓到了敌将,要么就直接杀了,要么就作为俘虏养着,将来可以用于交换自己这边被抓的将领”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孙亦谐道,“将军果然心思缜密,三言两语便看破在下身份,在下佩服!”
这就是孙亦谐要的效果,因为这世上最好的欺骗就是让被骗人的认为事情是他自己想明白的。
“哼!”但亦卜剌这时又顿时面冷,“油嘴滑舌,别以为你这样吹捧几句,我就真信你了……说到底,哪怕你不是朙军,你也依旧是个汉人,你怎么可能真心投靠我大元,转而去对抗朙军、对抗你的同胞?”
“呵……”这下,换孙亦谐冷笑了,“这将军就有所不知了……”他微顿半秒,又一次面不改色地撒谎道,“其实我是个日本人。”
…………
两日后,元军大营。
这是孙亦谐在这儿打杂的第二天。
前天夜里他的一通忽悠还是管用的,亦卜剌真信了他是日本人。
当然,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