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6章 捷报入京!大明沸腾了!
绸古道。
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,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回归——自贞观年间侯君集平定高昌,开元盛世封常清威震葱岭后,中原王朝的威仪,终于在他朱标手中重现西域!
奏折里记载着明军如何以百门承天大炮轰塌城墙,如何用三段击战术将敌军化作血肉齑粉,如何在一日之内踏平这座号称“西陲铁壁”的城池。
“好!好!好!”朱标连道三个“好”字,龙袍下的双手微微颤抖。
殿下群臣先是惊愕,继而纷纷拜倒:“恭贺陛下!此乃不世之功!”
他们心中何尝不激动?
自朝廷宣布开拓西域,朝堂上下暗流涌动。
勋贵们暗中将庄田赋税换成真金白银,在苏州、松江等地广设纺织作坊;文官集团则鼓动江南富商入股,以宗族名义购置织机千余台。
这些押在棉花羊毛上的赌注,不仅是对财富的渴望,更是一场关乎朝堂话语权的豪赌——若西域商路畅通,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将涌入中原,织就的绸缎能远销南洋;可一旦战事失利,投入的巨资便如泥牛入海,无数家族将在商海沉浮中轰然倒塌。
此刻听闻西域大捷,众臣紧握笏板的手微微颤抖。
他们比谁都清楚,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胜利,更是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。
河西走廊的驼队即将满载着西域羊毛、棉花归来,纺织机台将日夜轰鸣,绸缎庄的账本上银两会如流水般增长。
那些曾在深夜辗转难眠的担忧,那些为筹措资金而绞尽脑汁的算计,都将化作数不清的利润。
有人暗暗估算,仅羊毛一项,便能让投资翻上十倍,而这还只是商路重启带来的冰山一角。
更重要的是,掌控了西域商路,就等于握住了帝国经济命脉,在朝堂博弈中占据绝对上风。
然而喜悦稍纵即逝。
朱标继续读下去,神色逐渐凝重。
奏疏末尾,李祺详细剖析西域局势:吐鲁番不过是东察合台汗国西境的边陲堡垒,其陷落犹如点燃火药桶的火星。
真正的风暴正于葱岭以西酝酿——东察合台汗国精锐尽出,汗帐内忽歹达的弯刀已斩落九颗牛首祭旗,铁骑如黑云压境,战马嘶鸣惊飞帕米尔高原的苍鹰。
更令人心惊的是,忽歹达凭借“圣战”之名,将分散的十八部凝成铁索:从喀什噶尔的刀客到和田的驼队首领,从哈萨克的弓骑兵到乌兹别克的火器营,十万大军裹挟着复仇的狂潮,扬言要将明军彻底埋葬!
“陛下无需忧虑!”礼部尚书陈迪出列,声音铿锵有力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