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 不太美妙的回忆
莞至今也不知道,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。
将手上的书合拢,放回书架的瞬间,周围的景象却再度发生变化。
她一瞬身处于某个古朴大殿之上,自己手里拿着一支笔,眼前则是个身着华服、满面无奈的老人。
“难道……真的不能更改吗?”
“从弟弑君也非盾心中所愿,大夫难道不能……”
“不能!”
聂莞打断他的话。
她明白了,这幻阵就是一整个身临其境式抽查默写考试。
刚才她读的书是《春秋》,眼前这个自称是“盾”的老人,无疑就是赵盾。
那么她所处的场景也显而易见。
她是变成了那个记录的史官,眼下,需要在竹简上写下一句相应的话。
那话也毫无疑问。
“赵盾弑其君。”
将五个字飞快写上竹简后,幻境果然渐渐消散,聂莞重又站在了乾卦的六道长书架之前。
【恭喜您破解幻阵·卷帙浩繁(第一重),获得经验+20000。】
确定了破解方式后,聂莞反而皱起眉头来。
这么多的书,难道要一本一本看过去?
这得耗费多少时间?
但转念一想,她又强迫自己平静。
也未必就要全看完。
先一本一本看下去吧,说不定会找到其他的出路……
第二本书是《左传》,比第一本厚了许多。
聂莞不知道幻阵会考其中那个场景,所有从头到尾都认真看了一遍。
看完之后的考试,是颖叔考劝郑庄公在地下与母亲相见那一幕。
聂莞认真背诵了颖叔考的台词,“君何患焉?若阙地及泉,隧而相见,其谁曰不然”,便通过了考试,喜提经验25000。
然后是第三本《公羊传》。
这本书和《左传》一样,都是对《春秋》的注释。
聂莞高考的时候已经经历过一遍文学常识的洗涤了,自然也就猜得到这本书之后,肯定是《谷梁传》。
据此猜测,也许书架上的所有书模式都是如此。
先是原典,然后是各种注释。
若是如此,那么其实一连好几本书的考核,都是差不多的内容。
也许不必每一本都翻来覆去地看,试图将每个字都记住。
但是,聂莞又转念一想。
眼下这本书内容还比较少,她也比较熟悉。
之后内容如果多起来呢。
如果书的内容恰好是她的知识盲区呢?
如果所记载的不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