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平步青云

首页

第1895章会场准备

当天,阳光洒在文昌市市委大院前面的广场上,这里搭建起了一个专门用于签约的舞台。舞台搭建得简洁大方,虽说不上奢华,但却干净整洁,足以满足签约仪式的需求。舞台下方,整齐地摆放着成排成排的塑料椅子,这些椅子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,但却排列有序,为前来参加仪式的人员提供了充足的座位。

按常理来说,这样一场重要的签约仪式,有着十几个投资意向协议书的签订,其中还包含数控机床这样关键的项目,本应呈现出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场面。舞台或许会装饰得富丽堂皇,座位也会换成更加舒适、高档的沙发,现场还会布置各种精美的花卉和装饰品,营造出一种高端、大气、上档次的氛围。

然而,文昌市的情况却非常特殊。这座城市刚刚经历最强烈的地震,正处于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。街道上,部分建筑还留有洪水肆虐过的痕迹,一些基础设施也在洪水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。城市的重建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,每一笔资金都显得尤为珍贵,都需要用在刀刃上。

林皓月深知文昌市当前的实际情况,他特意要求签约仪式尽量简朴、简陋一些。他强调,不能把文昌市宝贵的资金浪费在这些仪式上面。在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,每一分钱都应该投入到恢复生产、重建家园的实际工作中去,而不是花在追求形式上的奢华。同时,他也考虑到媒体的报道。他不想让看到媒体报道的人们认为他们在浪费文昌市的资源,不想给外界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。

林皓月希望,通过这场简朴的签约仪式,向外界展示文昌市务实、高效的工作作风,展示文昌市在灾后重建中不搞形式主义、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决心。他相信,这场简朴而不失庄重的签约仪式,同样能够吸引省领导和各界嘉宾的关注,同样能够展现出文昌市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。当省领导和嘉宾们看到文昌市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,依然能够积极招商引资,推动项目建设,他们一定会对文昌市的未来充满信心。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