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四章 大撕裂
毕竟,不巡视,哪儿来的罚款呢?是吧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而在同一座城市的另外一边,工人联合会的领导者们正在开会。
因为工人的数量不少,不可能开全职工大会,只能选出一些能服众的人来商量大事,之后再通知大家,等大家做决定。
“怎么办,情况越来越坏了……厂子的效益已经降低到一种程度了,可工资如果再降……大家伙就要养不起孩子了,这已经是最低程度的工资了。”一个工头苦恼的说道。
“降不了工资,那还能怎么办呢?只能让大家再多加一个小时的班了,这样,多增加的生产时间,产出来的东西或许就能维持现状。”另一个稍微肥胖点的工头提议道。
“这不是办法啊!我们不可能一直和他们这么互相对拼底线的呀!”旁边一个年轻人锤着桌面,非常恼怒。
他这话一说,在座的十几个人全都埋头,大家都沉默了。
他们都能接收到那些由最聪明的人写的理论,都明白事情的本质。
竞争,这就是那些有钱人对付无产阶级的最有力的武器。
虽然他们已经竭力去消灭这种竞争,但却收效甚微,有了大批来自农村的‘生力军’,资产者们疯了一般的用这这些人当做武器,向这些工人联合进攻,工人联合每受到一次打击他们都拍手称快。
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“工人”其实本质上是被视为商品的。
工人所遇到的情形和任何其他商品的情形完全一样。
如果工人不够,他们的价格(即他们的工资)就上涨,他们就生活得比较好些。
如果工人太多,工人的价格就下跌,随之而来的便是失业、贫困就都出现了,工人之间互相的竞争导致了这种情况。
由于工人彼此间的竞争,迫使每个工人每天都竭尽全力去工作,但无论怎么工作,都很难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好起来。
农村突然涌来的生力军,摧毁了原本的局势。
就像是市场原本需要九个工人来进行生产就够了,城市里的工人就刚好满足九个空位,所以他们有议价权,如果有一个工人不做,那么工厂主们就会开始慌张。
但现在,有十个人了,这批因为土地被收缴,所以无家而归,被迫流入城市的农民,成为了第十个人。
市场只需要九个人就满足了,那么有十个工人会怎么办?
很简单,十个人里,总有一个没有工作,没饭吃。
他们就成了过剩而无用的人口,因为他们不仅没有生产东西,恰好也没有钱去消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