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外科教父

首页

1135章 崩溃的电话

杨平从神经内科回来后,心里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,这个病例怎么看都怪怪的。

这么明显的中枢神经感染症状,怎么检查结果看不到什么生化上面的异常,脑脊液也找不到病原体,这有点不符合诊断逻辑。

即使是罕见的阿米巴脑膜炎,只要抓住症状,能够想到这个病,将脑脊液图片放显微镜下一看,找到原虫,立即可以下诊断,但是现在几次脑脊液居然没有找到原虫虫体。

如果说现在的症状是中枢神经感染症状,那么他最初的发病的症状更像遗传性癫痫的发作,而且他的癫痫发作与他姥爷那边的患者发作症状很相似,这又是遗传病的显着特征,但是遗传谱系又是y染色体遗传,将他排除在外。

抓住症状的时候,证据又出问题。

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哪里没有弄清楚呢?

会不会是两种疾病叠加在一起呢?

一般来说,在医学的诊断上遵循一元论:用一种疾病来解释患者的所有症状。

其实一元论的底层逻辑是概率论,因为两种疾病叠加在一起的概率比一种疾病要低很多,所以一元优先,强调用一元论来思考诊断。

但一元论既然底层逻辑是概率问题,那就不是绝对的,概率少的事情不是完全不发生,这个患者的疾病会不会是两种疾病叠加在一起?而两种疾病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证据表现出现反常?

既然是疑难杂症,就应该突破常规思维,用非常规思维来思考,既然一元论遇到困难的时候,不妨用二元论甚至多元论来解决问题。

如果这样,这个问题就好解释了,两种疾病叠加在一起,而且两种疾病背后都出现了某种少见的干扰因素,这种干扰因素可能是同一种因素,也可能不是同一种因素,究竟是什么,现在没办法弄清楚。

暂时也不需要弄清楚,只需要将两种叠加在一起的疾病弄清楚就行。

杨平立即打电话给徐主任:在进行基因检测的同时,继续取脑脊液找病原体,他觉得两种疾病混合在一起,而且存在感染因素。

对这个观点,徐主任也是深受启发,豁然开朗,如果用二元论来解释这个病例,诊断在思路上没有那么被动。

反正那边已经展开经验性治疗,杨平暂时放下这件事,他去看看思思、宁玗、罗进,他们是目前k病毒的实验性治疗志愿者。

他们三个都恢复得不错,肿瘤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清除,按照这种治疗效果,经过两到三次治疗,他们身上的肿瘤细胞可以清除干净,这种治疗效果只有细胞治疗针对特定的血液肿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