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上海繁华

首页

第39章 击节叫好

也是工厂的股东,里面也有一份我的利益在的。这个双休天,我一定把我表妹也拉过来工厂帮忙。

第二天一早,王一元去找纸箱厂谢老板,委婉的提出想向他借人一用的想法。

谢老板一听,不由得乐了,说道,小王,看来你是真的精明,连借人这种鬼主意都想的出来。我活了这么多年,还真是头一次听说。亏你王大老板说得出口来。还有什么事是你想不出来,不敢干的?

王一元多少有些尴尬,只是陪着呵呵的直笑。

谢老板说道,好了,不要呵呵偷着乐了。人可以给你,但你也要对她们表示点意思意思的。看你这样那样都舍不得花钱的样,这次几包零食,几斤水果总不会也少了的吧。

左赶右赶,星期五上午,有关农产品品牌和市场营销的报告终于有了初步的眉目。王一元再三看过,觉得还算是过得去。他赶紧打电话告知老谢,然后发给他邮件。

王一元的这篇文章,标题是上海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。核心思想是以这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试点,作为重要抓手,以上海特色农业资源、产业为依托,坚持“市场主导、企业主体、政府引导”的基本原则,以现有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为基础,加快推进上海农产品品牌建设,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,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。从而达到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,促进上海农业加快转型升级,提升农产品品牌品质,实现价值链升级,增加有效供给,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,走出一条具有上海本地特色的品牌强农兴农之路。

老谢仔仔细细看过三遍,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,敢想敢为,后生可畏。通篇文章,思路别出一格,立意新颖,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提法焕然出新,论据充分,有理有据,条分缕析,既具有很强的现实和指导意义,又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。

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如何才能真正的站起来,又能走得出去,这也是老谢一段时间以来都在思考和研究的课题。其时,在国内,几乎所有的农产品都面临一个严重问题,很多好的产品走不出去,没有销量,卖不动。其实城市对优质的农产品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,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喜欢返璞归真的感觉,在大城市里却很难买到新鲜或地道、口味独特的地方农产品。

如何才能把握住机遇,实现农产品的上行销售?王一元的这篇文章,从另一个特别的视角和思路,带给了老谢莫大的惊喜。

王一元在文章中指出,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农产品品牌问题。没有品牌就没有信任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